无侧限压缩试验-UC试验
目的:
无侧限抗压试验的主要目的是确定无侧限抗压强度,进而计算无侧限条件下黏土的无固结不排水抗剪强度。根据ASTM标准,无侧限抗压强度(qu)定义为在简单压缩试验中,无侧限圆柱形土样破坏时的压缩应力。此外,在该试验方法中,无侧限抗压强度取单位面积获得的最大荷载,或取轴向应变为15%时的单位面积荷载,以试验过程中最先出现者为准。
标准参考:
粘性土无侧限抗压强度的标准试验方法
意义:
对于土壤,不排水抗剪强度(su)是确定地基承载力、水坝等。粘土的不排水抗剪强度(su)通常由无侧限压缩试验确定。在f = 0条件下(f =内摩擦角),粘性土的不排水抗剪强度(su)等于无侧限抗压强度(qu)的一半。土体的最临界条件通常发生在施工刚结束时,即不排水条件,即不排水抗剪强度基本等于黏聚力(c),表示为:
然后,随着时间的推移,土体中的孔隙水逐渐消散,粒间应力增大,因此必须使用排水抗剪强度s = c + s 'tan f。式中s ' =垂直于剪切面作用的粒间压力;s ' = (s - u), s =总压力,u =孔隙水压力;C’和φ’为排水抗剪强度参数。试验14给出了排水抗剪强度参数的确定
设备:
压缩装置,负荷和变形千分表,样品修整设备,天平,水分罐。
无侧限压缩试验程序:
- 从谢尔比管取样器中挤出土样。切割土样,使比率(L/d)大约在2和2.5之间。
式中,L为土样长度,d为土样直径。 - 在相隔120°的三个位置测量试样顶部的准确直径,然后在试样底部进行相同的测量。平均测量值,并将平均值作为直径记录在数据表上。
- 在相隔120°的三个位置测量试样的准确长度,然后平均测量值,并将平均值作为长度记录在数据表上。
- 称量样品并将质量记录在数据表上。
- 计算15%应变(ε)对应的变形(∆L)。
式中,L0=原始试样长度(如第3步所测)。 - 小心地将试样放入压缩装置中,并将其置于底板中心。调整装置,使上板刚好与试样接触,并将载荷和变形刻度盘设置为零。
- 施加载荷,使装置以每分钟0.5%到2.0%的速率产生轴向应变,然后在变形表盘上每隔20到50个刻度将载荷和变形表盘读数记录在数据表上。
- 继续施加荷载,直到(1)试样上的荷载(荷载刻度盘)显著减小,(2)荷载至少保持四个变形刻度盘读数不变,或(3)变形显著超过步骤5中确定的15%应变。
- 画一个草图来描述样本故障。
- 从压缩装置中取出样品,并获得用于测定水含量的样品。测定含水量。
无侧限压缩试验分析:
- 将刻度盘读数转换为适当的载荷和长度单位,并在数据表的“变形”和“总载荷”列中输入这些值(确认转换正确,特别是证明百分表读数转换为负载)
- 计算样品横截面积
- 计算应变
- 计算出校正后的面积,
- 用A'计算试样应力,
- 计算含水量w%。
- 绘制应力与应变关系图。将qu表示为试验的峰值应力(或15%应变时)。一定要把应变标绘在横坐标上。看到示例数据。
- 绘制莫尔圆使用上一步中的qu表示不排水抗剪强度,su=c(或内聚力)=qu/2。参见示例数据。
请在评论中告诉我们您对本文中概念的看法!